侧边栏壁纸
  • 累计撰写 54 篇文章
  • 累计创建 0 个标签
  • 累计收到 51 条评论

目 录CONTENT

文章目录

代码转图片分享工具搭建

1. 工具简介

Code to Image 是一类将代码片段转换为精美图片的在线工具,方便开发者在社交媒体、博客、演示文稿中分享代码。

2. 项目地址

3. 特点

  • 渐变背景
  • 简洁的界面
  • 快速调整background颜色
  • 多种主题和编程语言支持
  • 自定义背景色、窗口样式
  • 支持阴影、行号、水印
  • 可导出 PNG/SVG 格式

4. 使用场景

  • 社交媒体分享 - Weibo、Twitter、LinkedIn 等平台展示代码
  • 技术博客 - 让代码片段更美观
  • 技术演讲 - PPT 中插入精美代码图
  • 教程制作 - 配合注释说明代码逻辑
  • 文档编写 - 增强视觉效果

5. 注意事项

  • 不要分享敏感信息(密钥、密码等)
  • 图片无法被搜索引擎索引,不利于 SEO
  • 大段代码不建议使用,适合片段代码

6. 项目展示

截屏2025-10-16 17.05.03.png

截屏2025-10-16 17.05.17.png

截屏2025-10-16 17.05.33.png

截屏2025-10-16 17.05.45.png

这边直接丢出搭建的docker-compose.yaml文件,熟悉docker环境的小伙伴可以直接拷贝搭建。(环境变量可以自行参考文档按需修改)

version: '3'

services:
  codetoimage:
    container_name: codetoimage
    build: .
    ports:
      - "3000:3000"
    volumes:
      - .:/app
      - /app/node_modules
    command: yarn dev

以下是详细搭建教程。

7. 搭建环境

  • 服务器提供商:BandwagonHOST
  • 套餐名:SPECIAL 40G KVM PROMO V5 - CN2 GIA ECOMMERCE
  • 服务器配置:2C2G 40GB 2000GB
  • 系统:Debian 13 x86_64

8. 安装系统

截屏2025-10-16 17.20.55.png

服务器初始化:

ssh 登录到远程服务器的 root 用户后再完成以下操作:

  1. 更新系统已知的软件包列表、升级系统上的所有软件包、移除不再需要的依赖软件包:

    apt update && apt upgrade && apt autoremove -y
    

    正经的 Linux 用户不会用 root 干所有的事情,如果这么做的话将会很危险。创建一个普通的用户,并让它可以通过 sudo 指令用 root 权限执行命令是一般的解决方案。

  2. 在用 sudo 之前,我们需要先安装 sudo 这个软件包:

    apt install sudo
    
  3. 时间校准

    sudo timedatectl set-ntp true # 启用 NTP 服务
    sudo ln -sf /usr/share/zoneinfo/Asia/Shanghai /etc/localtime # 将时区设为“亚洲/上海”
    sudo hwclock --systohc # 将硬件时钟调整到与当前系统时间一致
    date -R # 以 RFC 5322 格式输出日期和时间。例如 Mon, 18 Jan 2025 11:04:16 +0800
    

    执行完之后,终端显示的时间如果正确,那么就没问题了。

  4. 防火墙初始化

    sudo apt install ufw
    sudo ufw enable
    sudo ufw allow 'OpenSSH'
    
  5. 安装相关软件

    更新系统已知的软件包列表、升级系统上的所有软件包、移除不再需要的依赖软件包:

    sudo apt update && sudo apt upgrade && sudo apt autoremove -y
    

    安装所需要的依赖软件包:

    sudo apt install vim wget curl openssl git -y
    

    注意:VPS的内存如果过小,建议设置一下SWAP,一般为内存的1-1.5倍即可,可以让系统运行更流畅!

  6. 设置SWAP可以用脚本

    wget -O box.sh 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BlueSkyXN/SKY-BOX/main/box.sh && chmod +x box.sh && clear && ./box.sh
    

    截屏2025-10-16 18.06.56.png

    选择18,然后输入你想要扩容的数值即可。

    截屏2025-10-16 18.07.13.png

9. 搭建方式

9.1 安装Docker和Docker Compose

安装docker脚本:

curl -fsSL https://get.docker.com | bash -s docker

测试安装是否成功

docker -v

安装Docker-compose

curl -L "https://github.com/docker/compose/releases/download/v2.29.6/docker-compose-$(uname -s)-$(uname -m)" -o /usr/local/bin/docker-compose && chmod +x /usr/local/bin/docker-compose

测试是否安装成功:

docker-compose -v

9.2 反向代理

运行nginx反代和tls的一键脚本

wget -O manage_nginx.sh "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1keji/AddIPv6/main/manage_nginx.sh" && chmod +x manage_nginx.sh && ./manage_nginx.sh

上面的脚本我没有考虑到单ipv6服务器的情况,下面是一个更新的脚本,增加了对ipv6的支持。由于时间关系,我没有对下面脚本的ipv4功能进行测试,应该不会有问题,如果ipv4万一真有问题的话,可以给我回馈一下,然后先使用上面的脚本吧。请允许我偷个懒,哈哈。

wget -O manage_nginx_v6.sh "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1keji/AddIPv6/main/manage_nginx_v6.sh" && chmod +x manage_nginx_v6.sh && ./manage_nginx_v6.sh

截2025-10-16 17.58.08.png

9.3 TCP BBR

TCP BBR(Bottleneck Bandwidth and Round-trip propagation time)是由 Google 设计的一种拥塞控制算法。自从 Linux Kernel 4.9 开始就引入了该算法,但默认没有启用,所以需要手动开启

启用该算法仅需在 /etc/sysctl.conf 文件末尾追加两行内容

sudo bash -c "echo 'net.core.default_qdisc=fq' >> /etc/sysctl.conf"
sudo bash -c "echo 'net.ipv4.tcp_congestion_control=bbr' >> /etc/sysctl.conf"

接下来你需要重启系统或者直接使用 *systemctl* 重载变更

sudo sysctl --system

您可以使用以下 sysctl 命令验证配置是否生效,如下:

sudo sysctl net.core.default_qdisc
  • 若输出结果为 net.core.default_qdisc = fq,则配置已生效
sudo sysctl net.ipv4.tcp_congestion_control
  • 若输出结果为 net.ipv4.tcp_congestion_control = bbr,则配置已生效

10. 结尾

祝大家用得开心,有问题可以去 GitHub 提 Issues,也可以在评论区互相交流探讨。

同时,有能力给项目做贡献的同学,也欢迎积极加入到项目中来,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!

最后,欢迎大家都去给这个项目点个 star ⭐️

0

评论区